sitemap

520万人报名考公,5517人争一岗位!备考三年“人才浪费”?

更新时间:2023-05-27 09:57:22       发布时间:2023-05-27        作者:流星等夜       热度: 0       
[摘要]


连日来,关于考公的话题热度“狂飙”,频频登上各大热搜榜,甚至有网友直接表示“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”。

据多地已公布的2023年省考最终报名数据显示,国内总报名人数超过520万,这还不是全部省区市。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”,这句话形容的不仅是高考,也是当下考公的现状。

520万人报名考公,5517人争一岗位!备考三年“人才浪费”?-19329

应届毕业生为何热衷于考公?这背后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哪些就业心理?为了“上岸”该不该慢就业?“上岸”是唯一选择吗?

520万人报名考公,5517人争一岗位!备考三年“人才浪费”?-19275

最大竞争比5517:1

520万人报名考公,5517人争一岗位!备考三年“人才浪费”?-19226

2月25日,20多个省区市的公务员考试落下帷幕,走出考场的考生们却不敢彻底放松,渴望成功“上岸”,又要为没有“上岸”做好打算。

有统计显示,各地报名2月25日公务员招录考试的考生总数超过520万,最大竞争比达60:1,平均竞争比超30:1。其中包括受疫情影响笔试延期的广东省和山东省。减去报名不成功的人数折算,所有岗位的平均竞争比达到了57.16:1,其中热门岗位的最大竞争比达到了惊人的5517:1。

在2023年省考中,约有27地对招录人数进行了扩招。其中,广西、甘肃两地招录增幅较大:广西2024年总共招录公务员4368名,到2023年增长至6781名,同比增长约55%;甘肃去年计划招录公务员2364名,今年计划招录超4000名,同比增长约80%。

也有人表示,目前各地政府都在“过紧日子”,公务员扩招是否会加剧财政压力?对此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陈建伟表示,“从全球范围来说,增加公共部门就业是政府稳定就业的重要手段,但‘过紧日子’是指将财政经费花在刀刃上,与公务员扩招不能简单等同起来”。

此外,备受关注的报考公务员“35岁及以下”的限制条件在今年也有所变化。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在20余个已公布公务员报考信息的省区市中,有河南、贵州、天津、湖北、江西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重庆、内蒙古10地已放宽了部分岗位的年龄限制。但这些地区多面向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(非在职)放宽报考的年龄限制。如天津市公务员招录公告中明确,2023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(非在职人员报考的),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。

为何考公热度高

“这次省考希望可以成功‘上岸’,如果失败的话,就只能一边找个兼职一边继续备考了,这样压力会大很多。”唐山师范学院的大四应届毕业生王蕾(化名)告诉北京商报记者。

其实,像王蕾这样的考生占据了大多数:从备战国考开始,就踏上了漫漫的考公之路,只要有考试的机会就会参加,每天的生活也是宿舍、食堂、图书馆三点一线,为了捧上“铁饭碗”,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参加考试。

事实上,除了本科生之外,研究生选择“考公”的也不在少数。“对于择业地点来说,离家近一点的城市是我的首选。但由于我所学的是新闻传播专业,离家比较近的城市合适的机会并不多,相较而言,‘考公’是最好的选择。而且我的年龄已经不小了,离家打拼几年如果选择回家发展,又要重新开始,压力会更大。”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李凝(化名)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。

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公务员?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、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公务员虽然工资不高,但工作比较稳定。同时,受疫情影响这三年,部分企业效益下降,收入不稳定甚至还有‘被裁员’的风险,这也是‘考公’热的原因之一”。

北京商报记者也注意到,不少人认为考上公务员就进了“避风港”,宋向清则认为,“人生真正的‘避风港’是个人具备的能力、知识、经验以及为社会作出的贡献,这才是最大的‘避风港’”。

为了“上岸”该不该“慢就业”

大学生本应该是创造社会价值的主体,但是有一些考生为了可以成功“上岸”,甚至在家备考两年甚至是三年,有这种必要吗?该如何看待这种“慢就业”的现象?

宋向清认为,“备考三年甚至更久,实际上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。眼下经济在全面复苏中,机会很多。如果用备考的两、三年时间投身到工作当中,也许收获的会更多,行行出状元,考公务员并不是唯一的选择”。

“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应当转变,到基层、农村、西部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发展,那里的发展机会正在持续增加。同时,国家也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和优惠力度,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。”中国教科院体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张家勇表示。

“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,就业难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,即使公务员进行扩招,但是和庞大的毕业生数量比起来也是不够的,因此毕业生应当让自己的就业预期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,让自己的价值体现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小上,树立正确的择业观。”杭州余杭教育科学研究所陶华坤表示。

记者丨方彬楠 张晗

编辑丨林琴

图片丨视觉中国、央视新闻视频截图

免费留学咨询1V1指导(点击咨询

微信沟通 一键拨打 联系客服